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估计在欧美和日本大约有七千五百万人受累,我国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病人数相当于欧美和日本的总和。
近来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宣传,使得几乎无人不知骨质疏松症,并让人觉得骨质疏松也就是“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钙”,同时“补钙”成为时髦名词。其实从医学角度看,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存在着不少模糊的概念,甚至是一些误区。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说不清楚是哪根骨头痛,睡在床上翻身痛,走在地上足跟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老年人往往认为此乃人生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岂知这是骨质疏松所为,完全可以防治。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据统计髋部骨折的患者三分之一残疾,近20%的病人需长期护理,这不仅致使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它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如果对它的发生和治疗有正确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制订预防和治疗方针来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那么,骨质疏松是由缺钙引起的么?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其实维生素D、雌激素和降钙素的缺乏比钙的不足更为重要。骨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并且不断进行新旧更替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组织,处于一种破与立的动态平衡中,用医学术语讲就是骨吸收和骨形成。钙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人体对钙吸收的减少是骨骼系统退变的一个因素,但是就骨质疏松而言,因为体内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素)调节紊乱而导致的骨代谢异常才是其真正的发病原因。这种代谢异常一方面使钙的吸收以及钙的沉积减少,骨量降低,另一方面使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老年性骨质疏松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失去平衡,就是说骨的破坏大于骨的建立所致。对于绝经期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和降钙素水平降低而引起的骨吸收增加则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补钙就可以防治骨质疏松么?传统认为老年人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对单纯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提出了质疑,并认为日常生活中补充含钙较高的食物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论是不全面的。对于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甚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充足的钙摄入也不能被机体吸收,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绝经后早期的快速骨量丢失主要是因为雌激素缺乏所致,此时即使补充高钙也不能控制骨量的丢失,而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
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抑制骨吸收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致关重要。降钙素是一种非常强的骨吸收抑制剂,用于骨质疏松的防治,既可以控制骨的破坏,提高骨骼强度,又能固定钙质于骨骼,提高骨量。最具临床意义的是降钙素可以降低脊椎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此外,对骨痛有特殊的镇痛效果,可以改善病人活动功能。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降钙素良好的安全性和广泛的耐受性已被证实,与注射剂相比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商品名:密盖息)在耐受性方面有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的防治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同样重要,对于骨质疏松人们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保健的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地进行药物治疗。